|
栏目导航 |
|
|
|
|
集团动态 |
|
|
|
|
|
|
新政策能否为棉花市场带来信心? |
发表时间:2014/1/2 16:48:57 访问次数:4077 |
开栏语:新年伊始,新旧交替。回望2013年,棉花市场在收储政策的影响下可谓上下两难,棉农、棉商、棉企均称“伤不起”。展望2014年,持续3年的收储政策即将谢幕,棉花直补政策亟待出台,“直补+抛储”或将成为2014年度棉花市场的主导因素,而棉纺织企业在经历了几年的煎熬后,是否就此迎来转机?新的一年,棉纺织企业在新政策下有什么新的打算?棉纺织科技在2014年会实现哪些突破发展?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策划了“新一年,你怎么看?”系列报道,希望能通过企业、专家的想法,把脉2014年的棉纺织行情。 已经执行了3年的棉花收储政策,在2014年将走到尽头。各方人士都透露,2014年国家将不再实施棉花收储政策,对于呼声高涨的棉花直补,也将在新疆开始试点。 国家统一收储,本意是想保护棉农利益,稳定棉花市场,但却不料,事情的发展偏离了最初的本意。国家花费千亿元资金收储保护棉农,结果却是棉农因植棉利润微薄而转向其他农作物种植,用棉企业连连叫苦。滑准税的调整、行业“高征低扣”问题的存在,也让纺织企业深感“不公平”。 2014年,棉花政策的调整似乎给企业带来了一线曙光。那么企业对于这些政策的变化有什么看法?这些政策的变化是否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信心?记者采访了几家棉纺织企业,听听他们怎么说。 直补稳定植棉面积 抛储影响市场价格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杰:虽然目前棉花收储政策只实行了3年时间,但是该政策的弊端却早已显现,也许制定该政策的人也没有想到,这项政策给棉纺织行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。2014年,棉花收储不再执行,开始试点棉花直补政策,无论是对于纺织用棉企业、棉花加工企业还是棉农,无疑是利好的消息。 特别对于用棉企业来说影响最大,棉纺织企业早就开始呼吁国家实施棉花直补,取消当前“昂贵”的棉花收储政策,现在这些愿望都将成为现实。但是棉花补贴标准是多少,方案如何执行等具体实施办法还没有确定,希望能减少中间环节的消耗,直接补贴到棉农,稳定我国日见下滑的棉花种植面积。 棉花收储政策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棉花库存高涨,2011年度棉花收储累计成交312万吨,2012年度棉花收储累计成交650万吨,预计2013年度棉花收储累计成交量也将突破550万吨,也就是说,近3年国储库总计收储量超过1500万吨,加上不可统计的进口储备棉,国家储备库库存可见一斑。扣除2012/2013年度约430万吨的抛储量,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抛储,2014年结转的国家储备库存仍然超过1000万吨。可以预见的是,2014年国家将以去库存为主,国家储备棉将是市场供应的主流,棉花抛储是国家调控市场供应、平抑市场价格的主要手段之一,而抛储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。 “高征低扣”负担重 实现平衡利发展 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永军:取消棉花收储政策,取而代之的是棉花直补政策,棉花有望实现由市场定价,这样就合理多了。据长江、黄河流域的棉农反映,种棉花比种小麦、玉米等粮食多赚不了多少钱,却多付出成倍的劳动。因此,对棉农直补关键是怎样让棉农得实惠,而不是让棉花贸易商得好处。 从之前的棉花抛售情况来看,一旦抛储,预计棉花市场价格会有所下跌,还会出现外棉成交量高、国产棉成交量低的局面,总体来说,对于解决目前纺织企业遇到的困难不会构大的影响。但作为企业,为了规避风险,不会大量买进。华龙纺织90%以上用的是进口棉,受内外价格严重倒挂影响相对小一些。 当前国家对棉纺织企业的棉花增值税实行“高征低扣”让企业负担很重。根据现行增值税制度,我国棉纺企业棉花采购执行的进项税率为13%,产品销项税率为17%,这意味着棉纺企业即使没有实现增值,将购进的棉花按原价卖出,仍要负担4%的税收。而棉花占到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70%左右,棉企不景气,最终影响的还是棉农的收益。中国劳动力、原料的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,本来市场竞争就很难,利润微薄,再加上这一不合理的税收政策,使纺织企业很“受伤”。这种影响如果达到一定程度,必将影响到全行业的生存。因此建议税率逐步调整,第一步达到进项税率为13%,销项税率也为13%,基本平衡,第二步再倾斜一下,让企业有利可图,避免造成行业的不景气而导致的纺织品全部依赖进口的现象发生。 直补应一步到位 抛储价格是关键 山东宏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赵伟:新一年,棉花收储政策的调整,对我国以及国际棉花价格都会产生很大影响,理论上,中国棉价将走低并接轨国际棉花价格,但是关键要看中国棉花进口配额的数量,如果中国大幅度压缩进口棉花配额,并且国储棉出口价格维持在18000元/吨左右,那么中国棉价将不会大幅度降低,但国际棉价将会继续走低。 棉花直补是对棉农利好的政策,旦关键是要一步到位,不要因为中间环节影响直补的效果,否则国家出钱了,达不到补贴棉农的目的,最终还是影响棉农的种棉积极性。建议直补政策在全国同时执行,激发调动棉农的生产积极性,保持棉花种植面积整体稳定,防止中国棉花产量大起大落。 对于2014年的棉花市场价格,国储棉拍卖价格是关键。希望国储棉拍卖尊重市场经济规律,让国储棉价格与国际接轨。如果国储棉继续高价拍卖,棉纺织企业用棉价格将仍然居高不下,中国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根本谈不上,纺织企业特别是纺纱企业将继续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。 减少中间环节 保证棉农增收 新疆阿拉尔华茂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彦贵:棉花直补在促进棉农增收的情况下,对缓解种植成本高,提高棉农生产积极性,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有积极作用。否则,实现棉花直补,籽棉收购价降低,棉农不增收,同样不利于棉花生产。面对棉花抛储的大势,棉纺企业收购意愿可能会下降,观望心理增强,导致购棉进程放缓,从而采用随用随买的间断性采购策略或仅备少量棉花补库之需,以规避风险。 “高征低扣”给棉企带来额外负担,增加企业运行成本。建议:一是彻底取消增值税的低税率,或将棉花增值税的适用率调整为同一个尺度。二是扶持涉棉企业,在增收增值税的同时,也要按一定销售额对企业进行返还,促进企业良性循环。三是对使用国产棉的企业,按17%抵扣增值税,降低企业赋税,以提高我国棉花价格的市场竞争力,增强棉花产业的发展。四是按照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化模式,减少中间环节,将实惠落实到企业和棉农手中。 滑准税确保市场稳定 应对“高征低扣”有办法 江苏中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永贵:2014年,棉花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,税率计算方法进行了一定调整。滑准税的调整与进一步收紧进口棉紧密相关,对于国内外棉花市场将有一定的冲击,在提高国内棉花的生产,降低对进口棉的依赖,保护棉农利益等方面将起到一定的作用。但同时可能会使很多纺织企业增加原料的成本,降低了纺织企业的外销竞争能力,使企业的运行更加艰难。 对于棉企来说,相比当前4000元/吨的内外棉价差,滑准税调整对进口成本增加幅度有限,市场影响也许不会十分明显。但换个角度看,部分配额不足的企业将不得不面对市场的竞争和冲击,有利于淘汰部分弱势产能。从棉花种植区域分布、面积、产量等因素考虑,滑准税调整,棉企将无法按市场规律采购物美价廉的棉花,势必对调整产业结构,改善棉花市场供需关系有所影响。 我国现行的“高征低扣”现象对用棉企业影响较大,建议最好将“征”和“扣”的税率一致。与此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加大技改投入,改进工艺,多使用非棉纤维,实施差别化生产,积极选用非棉纤维,如生产高支纱,采用紧密纺、赛络纺,以适应市场需求。在原料上选用热销的莫代尔、天丝、竹纤维等特种纤维,开发新品种,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将企业转移,从而降低生产成本,提升竞争力。 进口配额未放开 政策利好享不到 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跃林:收储政策退出市场,意味着国内棉价将向市场靠拢,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棉花价格的调控方式开始走向市场调控;意味着国内不再有所谓的收储底价的支撑,国内棉价将向国际市场靠齐,内外棉差将缩小。目前国内棉价高出国际棉价远超4000元/吨,也就是说,2014年国内棉价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。 但是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却仍未放开,实际上部分棉纺织企业未享受到政策的利好。一直以来,能够拿到棉花进口配额的企业就意味着可以使用低价棉,而未能拿到配额的企业,却只能用国内的高价棉,这样就造成了企业间的不公平,使用低价棉的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,产品价格方面竞争力较强。此次政策的调整,对于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并没有放开,所以说企业间的竞争仍是原料价格之争。 2014年度的棉花抛储,对用棉企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,因现行的抛储价格标准级价格是额定的,最终结算按级差进行上下浮动,所以用棉企业并未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低价格。同时由于储备棉存放时间较长和储存条件的影响,棉花品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,大多数企业都认为棉花降级明显,质量根本不能满足生产需要,所以对于棉纺织企业来说,棉花抛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美价廉。 |
|
|